外媒:志愿者大軍助武漢堅強屹立
埃菲社4月3日發表題為《幫助武漢屹立不倒的志愿者大軍》的文章稱,在武漢這座擁有1100萬人口的城市因新冠疫情而封鎖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志愿者、運輸人員和快遞員是不留名的志愿者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幫助武漢屹立不倒。現將文章編譯如下:
自當地政府于1月23日出臺封鎖措施后,一些志愿者組織開始制訂計劃,分發醫療物資、幫助將患者送往當地醫院并將食物送進居民區。
在疫情最嚴重的日子里,這些志愿者每天免費為每個社區運送食物,以確保居民的生計。
▲4月1日,在武漢天地廣場,人們在享受春光。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遛狗、鍛煉身體、吃熱干面、到江邊散步……這些武漢人的生活日常正在逐漸恢復,人們熟悉的生活已經在回來的路上。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現在,擁有健康證明的武漢人已經可以走上街頭,武漢也將在4月8日正式“解封”,但這些志愿者中的許多人仍在辛勤工作。
“疫情暴發后,我所在大學的學生會立即成立了一個志愿者小組,接送醫生和護士并向鄰近社區運送食物。我說服了父母讓我加入,我告訴他們,有一天他們也會需要像我這樣的志愿者為他們提供幫助。”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學生王新義(音)對記者說。
隨著武漢的檢疫防控日益嚴格,當地政府對志愿者隊伍更加重視,并將他們分為醫療服務、安全、援助、心理幫助、宣傳、運輸和行政管理等隊伍。
“我所在的街道共有192名志愿者。我每天的工作是向那些最需要的人分發大米、油、面條和蔬菜。”王新義說。
他還負責為居民測量體溫,聽取他們的訴求,并在需要時與他們進行溝通。
在疫情嚴重期間,來自其他省份的援助物資通過鐵路和貨車等運抵武漢。因此,快遞平臺和快遞員就成了志愿者之外的另一大主角。
“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在這里送快遞,疫情發生后,工作變得更加辛苦。與一個月前相比,現在的訂單減少了,當時我每天不停送貨,根本沒有時間休息。”武漢街頭一名快遞員對記者說。
▲3月18日晚,武漢長江二橋上打出“攜手奮戰”的字樣(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除此之外,那些戴著紅袖章并負責在小區和建筑物出入口進行防控和安保的人員也是隨處可見的最顯眼的志愿者。
“我是一名黨員。”一位在住宅區入口處工作的志愿者自豪地說。
本文鏈接:http://eggcruelty.com/html/societies/info_37471.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和本文鏈接